可能美国和日本两国无论如何也想不到,47年前日本为了方便美国海军和空军穿行太平洋而专门制定的3海里领海宽度这个后门,如今却让解放军可以轻松地往来东海和西太平洋。

最近更是连续两天,解放军无人机和舰队一次接近一次通过九州岛最南端的大隅海峡,进出西太平洋,简直可以说把这里当成了自家后院。

(实际上解放军海军穿过日本近海进出第一岛链,几乎每个月都有)

6月25日下午,日本统合幕僚监部发布消息,声称侦测到一架解放军的无侦-7无人机从中国大陆方向而来,在东海上空盘旋后抵达奄美大岛西北方向,之后转向北回到东海并再次盘旋,最后朝着西北方向的中国大陆返航。在这个过程中,日本空自的西部航空方面队派出战机起飞监视。

(不到24小时,日本两次被解放军"查铺")

6月26日凌晨1点,日本防卫省再次发布消息,称海上自卫队在鹿儿岛西南约50公里的海面上,发现解放军海军的052D开封舰和054A烟台舰,正编队向东航行穿过大隅海峡进入西太平洋。作为回应,日本海自出动"白鹰"号导弹艇,空自出动厚木基地的P-1巡逻机进行监视。

(日本海自拍的照片,摄影水平略有下降)

严格来说,这次无侦-7没有穿过大隅海峡,只在九州岛和奄美大岛以西一带的空域活动,不过按照无侦-7的性能和航程,只要操作员稍微注意一下,大隅海峡这个后门只是想不想去,而不是能不能去的问题。

至于开封舰和烟台舰的航迹,就可以说是明着来了,不过这也是日本自食其果,毕竟在大隅、对马、宗谷和津轻这四个关键水道只有3海里的领海,是日本自己定下来的,在日本重新向联合国提交文件修改之前,解放军不过是履行自由航行的权利,无论谁来都挑不出毛病。

1977年,日本在《领海及毗邻水域法》中确定了这个制度,尽管表面上是为了国际贸易航线的便利,以及避免与无核三原则冲突,但实际上普遍认为日本之所以这么"无私",根本原因是为了美国海军和美国空军的快速部署。彼时,由于冷战正值激烈,美军为了堵住苏联核潜艇出入太平洋的通道,也为了可以随时介入朝鲜半岛和台湾海峡,所以日本政府很慷慨地提供了这个便利,只是谁也没料到,当这个回旋镖打回来的时候,无论对美国还是日本,真不是一般的疼。

(无侦-7在日本近海盘旋)

当然,解放军在东海和西太平洋的行动,也不是为了让美日对自己将近半个世纪前的决定而后悔,更多的还是现实意义,比如无侦-7的航迹,就说明了很清楚的问题。

从日本统合幕僚监部给的航迹图来看,这架无侦-7在奄美大岛西北部和九州岛西部进行了一定时间的盘旋,特别是在九州岛以西,盘旋距离长达上百公里,如果按照无侦-7搭载了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、光电/红外射频单元等监视和侦察设备,少说也有半个九州岛被无侦-7看得一清二楚。

联系到数月前日本表示在九州和四国等地新建机场、港口,为方便美日介入台海做准备,差不多可以猜测无侦-7此时亮相,任务之一就是看看这些工程到什么进度了。

(日本空自依然只能仰视无侦-7)

"骑脸输出"的开封舰和烟台舰,目的就更明显了。首先,说明解放军对日本近海非常感兴趣,希望有尽可能多的机会了解这里的地形地貌和风向潮汐等自然条件,也可以监测日本海自和空自的反应速度,创造就近观察日本自卫队的机会。

其次,解放军海军进行远洋航行,一般都会有补给舰伴随行动,而这次只有驱护舰,说明是一次最多十天半个月的突击训练任务。而专门走大隅海峡这些关键水道,也是对驻日美军和日本自卫队的压力测试,看看在解放军靠近时,美日会采取怎样的行动,反应速度的快慢等等。

尽管无侦-7和开封舰烟台舰的行动时间相差不远,甚至可能两艘军舰快离开东海时无侦-7才出动,不过明显是两次不一样的行动,却反映出解放军对这一带的重视程度。

(日方公布开封舰和烟台舰的航行方向)

解放军重视在日本近海的活动情况,最大的原因还是台海问题。从琉球群岛到台北,约为600公里,从奄美大岛到台北是850公里,从九州岛最南端的鹿儿岛出发,也不过1200公里。

对现代海空力量来说,这点距离不算什么,如果美日决定介入台海,从下决定到第一枚导弹在台岛爆炸,也不会超过两三个小时,所以如何增大美日介入台海的代价,或者延长这个时间,一直以来都是解放军面临的问题。

(琉球群岛对现在的解放军来说是想去就能去)

现在可以发现,解放军并没有被牵着鼻子走,核心策略并非阻挡美日出兵,而是将战线推进到日本近海,迫使美日海空力量连门都出不去,何谈介入台海?

那么如今在琉球群岛-日本本岛南部这块区域,解放军舰机多活动活动熟悉环境,就是能否让美国和日本慑于代价而保持老实的关键了。

“附近休闲玩乐”_怀念

原创 钓鱼岛情况不对,日本趁夜来犯,无侦-7出动,在琉球北画了2个圈

最佳回答:1、附近休闲玩乐:2021长沙品茶网

2、桂林品茶工作室

3、女生愿意给你睡的信号

4、江苏喝茶上课群

5、长沙新茶嫩茶 微信

  

可能美国和日本两国无论如何也想不到,47年前日本为了方便美国海军和空军穿行太平洋而专门制定的3海里领海宽度这个后门,如今却让解放军可以轻松地往来东海和西太平洋。

最近更是连续两天,解放军无人机和舰队一次接近一次通过九州岛最南端的大隅海峡,进出西太平洋,简直可以说把这里当成了自家后院。

(实际上解放军海军穿过日本近海进出第一岛链,几乎每个月都有)

6月25日下午,日本统合幕僚监部发布消息,声称侦测到一架解放军的无侦-7无人机从中国大陆方向而来,在东海上空盘旋后抵达奄美大岛西北方向,之后转向北回到东海并再次盘旋,最后朝着西北方向的中国大陆返航。在这个过程中,日本空自的西部航空方面队派出战机起飞监视。

(不到24小时,日本两次被解放军"查铺")

6月26日凌晨1点,日本防卫省再次发布消息,称海上自卫队在鹿儿岛西南约50公里的海面上,发现解放军海军的052D开封舰和054A烟台舰,正编队向东航行穿过大隅海峡进入西太平洋。作为回应,日本海自出动"白鹰"号导弹艇,空自出动厚木基地的P-1巡逻机进行监视。

(日本海自拍的照片,摄影水平略有下降)

严格来说,这次无侦-7没有穿过大隅海峡,只在九州岛和奄美大岛以西一带的空域活动,不过按照无侦-7的性能和航程,只要操作员稍微注意一下,大隅海峡这个后门只是想不想去,而不是能不能去的问题。

至于开封舰和烟台舰的航迹,就可以说是明着来了,不过这也是日本自食其果,毕竟在大隅、对马、宗谷和津轻这四个关键水道只有3海里的领海,是日本自己定下来的,在日本重新向联合国提交文件修改之前,解放军不过是履行自由航行的权利,无论谁来都挑不出毛病。

1977年,日本在《领海及毗邻水域法》中确定了这个制度,尽管表面上是为了国际贸易航线的便利,以及避免与无核三原则冲突,但实际上普遍认为日本之所以这么"无私",根本原因是为了美国海军和美国空军的快速部署。彼时,由于冷战正值激烈,美军为了堵住苏联核潜艇出入太平洋的通道,也为了可以随时介入朝鲜半岛和台湾海峡,所以日本政府很慷慨地提供了这个便利,只是谁也没料到,当这个回旋镖打回来的时候,无论对美国还是日本,真不是一般的疼。

(无侦-7在日本近海盘旋)

当然,解放军在东海和西太平洋的行动,也不是为了让美日对自己将近半个世纪前的决定而后悔,更多的还是现实意义,比如无侦-7的航迹,就说明了很清楚的问题。

从日本统合幕僚监部给的航迹图来看,这架无侦-7在奄美大岛西北部和九州岛西部进行了一定时间的盘旋,特别是在九州岛以西,盘旋距离长达上百公里,如果按照无侦-7搭载了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、光电/红外射频单元等监视和侦察设备,少说也有半个九州岛被无侦-7看得一清二楚。

联系到数月前日本表示在九州和四国等地新建机场、港口,为方便美日介入台海做准备,差不多可以猜测无侦-7此时亮相,任务之一就是看看这些工程到什么进度了。

(日本空自依然只能仰视无侦-7)

"骑脸输出"的开封舰和烟台舰,目的就更明显了。首先,说明解放军对日本近海非常感兴趣,希望有尽可能多的机会了解这里的地形地貌和风向潮汐等自然条件,也可以监测日本海自和空自的反应速度,创造就近观察日本自卫队的机会。

其次,解放军海军进行远洋航行,一般都会有补给舰伴随行动,而这次只有驱护舰,说明是一次最多十天半个月的突击训练任务。而专门走大隅海峡这些关键水道,也是对驻日美军和日本自卫队的压力测试,看看在解放军靠近时,美日会采取怎样的行动,反应速度的快慢等等。

尽管无侦-7和开封舰烟台舰的行动时间相差不远,甚至可能两艘军舰快离开东海时无侦-7才出动,不过明显是两次不一样的行动,却反映出解放军对这一带的重视程度。

(日方公布开封舰和烟台舰的航行方向)

解放军重视在日本近海的活动情况,最大的原因还是台海问题。从琉球群岛到台北,约为600公里,从奄美大岛到台北是850公里,从九州岛最南端的鹿儿岛出发,也不过1200公里。

对现代海空力量来说,这点距离不算什么,如果美日决定介入台海,从下决定到第一枚导弹在台岛爆炸,也不会超过两三个小时,所以如何增大美日介入台海的代价,或者延长这个时间,一直以来都是解放军面临的问题。

(琉球群岛对现在的解放军来说是想去就能去)

现在可以发现,解放军并没有被牵着鼻子走,核心策略并非阻挡美日出兵,而是将战线推进到日本近海,迫使美日海空力量连门都出不去,何谈介入台海?

那么如今在琉球群岛-日本本岛南部这块区域,解放军舰机多活动活动熟悉环境,就是能否让美国和日本慑于代价而保持老实的关键了。

系统发生错误

页面错误!请稍后再试~